姜伟泽|国篮当自强赵环宇,四年前老师就已经看穿一切,国之栋梁姜伟泽( 三 )



吉林名宿、俱乐部负责人“虎王”孙军
日子一天天过 , 姜伟泽的球技也在一天天精进 。 14岁那年 , 在延吉参加篮球比赛的姜伟泽吸引了吉林男篮负责人孙军的注意 , “当时我看他比赛的时候 , 也就看了5分钟 , 觉得这孩子拼劲儿强 , 篮子准 , 打球思路非常清晰 , 速度还非常快 , 就把他领回来了 。 ”孙军告诉网易体育 。
姜伟泽登上开往长春的汽车之后注意到 , 妈妈偷偷地抹了眼泪 , “我心里挺不舒服的 , 就下定决心 , 自己一定要努力 。 ”
参观完俱乐部 , 姜伟泽又回到家中打点行装 , 并再一次来到了长春 , 只不过这一次有了父母的陪同 , 与俱乐部签完合同 , 姜伟泽的父母又在长春呆了两天 , 以便让他顺利度过第一次与父母长期分离的过渡期 。 毕竟 , 长春不比几脚油门就能到的延吉 , 与他们在镇上的家相隔了将近500公里 , 况且俱乐部管吃管住 , 父母是断然没有继续陪读的可能了 。
分别的那天 , 姜伟泽一直把父母送到俱乐部附近的公交车站 , 那是一个充满了离愁别绪的车站 。

“你好好在这练 , 既然你喜欢 , 选择了篮球 , 就得塌下心 , 好好练 。 ”
“妈 , 你放心吧 , 我在这挺好的 , 我们孙总可厉害了 , 我得好好练 , 向他学习 。 ”
公交车到站了 , 姜妈妈狠了狠心 , 扭头就走 , 她没有落泪 , 尽管她有一万个不舍 。 “不放心 , 但没有办法 , 孩子早晚得自立 , 不狠心也不行 , 怎么也是不舍得 , 但也得放手 。 ”电话那头的姜妈妈明显哽咽了 ,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 , 声音颤抖地说 。 上了公交车之后 , 姜妈妈发现姜伟泽一直定定地站在公交车站牌下 , 低着头 , “但没有哭 。 ”
后来 , 姜妈妈去看过姜伟泽几回 , 发现他适应能力挺强 。 姜伟泽也告诉父母:“不用总来看我 。 ”
14岁本不是一个应该懂事的年龄 , 所以儿子越懂事 , 当妈的就越觉得心疼 。 有一次 , 姜妈妈问姜伟泽:“儿子 , 想家不?”姜伟泽说:“也想家 , 想家的时候我就去练球 。 ”

姜伟泽(左一)
从那时起 , 长春的街头就多了一个踽踽独行的篮球少年 。 冬天的长春 , 天亮得很晚 , 温度又低 , 哈一口气出来都能结冰 , 宿舍与球馆距离最远时 , 坐公交车要三站地 , 步行得走20分钟 , 那少年未曾停住加练的脚步 。
他从小要强 , 脑子里充斥着一个朴素的想法——要比别人上场时间多 , 要比别人更强 。 如何变得更强?办法无他 , 只能是比别人去得早 , 走得晚 , “喜欢投篮 , 没事就自己加练啥的 。 ”姜伟泽告诉网易体育 。
通常来说 , 青年队(包括一队)都是一天两练(上午和下午) , 而姜伟泽给自己量身定制的训练计划 , 却是一天三练甚至四练 。 多出来的那两练 , 分别开始于早上6点多和晚饭后 。 “投进100多个篮 , 再练练运球 。 ”姜伟泽告诉网易体育 , “那时候年龄小 , 没那么多想法 , 只是想多付出 , 不管能不能达到目标 , 先付出再说 。 努力之后 , 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 ”
哪有什么“祖师爷赏饭吃” , 从来都是自己跟自己死磕的人才有饭吃 。 年轻的射手 , 就这样一天天成长着 , 迅速成长着 。
不过 , 成长没有一帆风顺的 , 姜伟泽像许许多多青年队孩子一样 , 也遭遇过重大打击和心理上的游走不定 。 在与长春一些高中的比赛中 , 身材矮小的姜伟泽有时会发挥失常 , 一些批评的声音就传到了他耳朵里 , “太矮”“能力不足”……姜伟泽听了很不舒服 , 一想到自己练得那么辛苦却没能得到与之匹配的结果 , 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 甚至对自己选择的篮球道路产生了怀疑 。 “青年队的教练 , 也在帮助我鼓励我 , 给我更多信心 , 后来就把这些事忘掉了 。 ”姜伟泽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