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宁|昔日男排国手吴卫,为儿子婚事亲自牵线做红娘,儿媳是张常宁( 二 )


一提起儿子和儿媳 , 吴卫就笑开了花:“我只想祝福他们未来幸福快乐 。 ”

把杠铃“偷”进宿舍的男排国手作为从前的排球老将 , 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 , 吴卫也斩获了累累战果 。
吴卫从小的身体素质就十分出众 , 但是在一开始 , 他自己也没有想过要去从事体育这项事业 , 他同当时的许多青年一样 , 希望好好读书 , 走文化课 , 正正常常地参加高考 。
转机发生在1981年 , 刚上初一的吴卫就已经蹿到了1一米八以上 , 靠着得天独厚的身体条件 , 他就直接进入了浙江省体校 。

去学校之前 , 吴卫连排球是长什么样子的都不知道 , 一天之间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学校的运动会上跑跑跳跳 , 但是当正式训练开始的时候 , 吴卫立刻调整状态 , 以一种全身心的状态投入进去 。
他一场训练都不曾落下 , 很多时候还要比队员们多练一些 , 当时的省体校通常都是在下午两点半训练 , 但是吴卫吃了午饭就去 , 他也无心想其它事情 , 满脑子都是排球的战术打法 。
当时学校的球馆训练都是有时间规定的 , 训练结束就会锁门 , 吴卫面临着没有器材和场地的困境 , 于是他就和几个队友把杠铃片偷偷运到宿舍加练力量 。

巅峰时期的吴卫身高一米九二 , 摸高能达到三米五 ,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 仅仅过了一年时间 , 吴卫就顺利入选了省青年队 , 不久之后又被选入国家队 , 并在1984年的“育新杯”中 , 顺利夺得冠军 。
在谈起自己的这些成就时 , 吴卫只是笑一笑 , 在他看来 , 他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 , 从体校到国家队 , 他都能“晋升”得十分顺利 。
——作为当事人的吴卫 , 反而没有将自己的成就归因在努力身上 , 一直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 他觉得自己是因为运气好 , 所以从来不敢抱有侥幸心理 , 反而更加地努力 。

而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浙江体育的成绩:11金4银1铜 , 参赛的17人中 , 15人都拿到了奖牌 , 还顺便破了亚运会的三项纪录 , 当年的吴卫担任的正是浙江男排领队 。
作为浙江人 , 能在家门口夺得冠军 , 这对于吴卫来说本身就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 也是吴卫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 在赛前他还存在着许多顾虑:当时日韩的排球实力都很强劲 , 连吴卫的教练安排任务的时候 , 都说保住前三就好 。
在那场与韩国队的半决赛中 , 第二局吴卫作为替补登场 , 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帮助中国男排用3比1的优异成绩成功取得了晋级赛的资格 , 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上的光辉一笔 。

1997年 , 吴卫选择退役 , 退役后的他并没有离开热爱的排球 , 而是当起了教练 , 2002年 , 作为执行教练的吴卫带领浙江男排获得了全国联赛冠军 , 摘掉了这个队伍“千年老二”的帽子 。
吴卫的教练生涯不长 , 后来也仅仅是担任了一些后勤保障工作 , 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完整带过一届队伍 ,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 , 吴卫渐渐也不是很在意这些事情了 , 有时候别人提起他曾经的成绩 , 他也不愿意多谈 。
相比于自己职业生涯取得的成就 , 吴卫还是更自豪于对儿子的培养 , 吴冠希继承父亲的衣钵 , 年少的他对篮球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 , 在和妻子商量后 , 吴卫决定尊重儿子 , 将他送进北京奥神俱乐部练球 , 时间证明 , 吴卫的这个选择十分正确 。

身高2米11的吴冠希成为了江苏男篮主力球员 , 在CBA的赛场上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 在吴卫看来 , CBA的职业化程度要比排球更高一点 , 也更容易获得外界的关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