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孩子玩手机是好是坏 为什么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 二 )


弟弟说,像他这样的,就是越不让玩越想玩,属于“报复性”玩手机 。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禁果效应”,意思是,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是好奇;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 。
孩子玩手机也是如此,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但是孩子会从其他渠道接触到手机,了解到手机的精彩后就越是渴望手机 。
要么想方设法借别人的躲着父母偷偷玩,要么在解禁之后争分夺秒的玩,整个心思都放在玩手机上,完全入了迷 。
欲望是无法被堵住的,就像被压扁的弹簧,压力越大反弹的力量就越强 。
百密一疏,家长永远不可能完全控制得了孩子的行为,大禹治水靠疏导,家长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
与其稀里糊涂不受控制地让孩子被别人带着玩,不如家长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手机,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
父母到位
手机才能退位
白岩松曾经很直接地说:“很多家长会把教育孩子的过错,怪罪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其实最需要反省的是家长自己 。”
在手机问题上也是如此,说到底,父母才是孩子与手机之间的那堵墙 。
◆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
当孩子沉迷于手机,爱手机胜过爱学习、爱生命时,当家长的是否检讨过,是谁把手机交到了孩子手里?是谁长年累月给孩子做示范?
教育孩子,身教永远比言传更重要,要想孩子不沉迷手机,首先父母自己要放下手机 。
◆趁早立下手机规矩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放任他玩手机,长大了意识到手机的危害就开始严管了,但这个时候孩子已经不服管 。
管孩子要趁早,在孩子6岁之前,就要给他立好规矩 。
让孩子知道,手机可以玩,但是要遵守规矩,控制玩的内容和时间,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使用手机习惯 。
提前立好规矩,比等孩子沉迷后再把孩子拉出来要容易得多 。
◆丰富孩子的现实生活
李玫瑾教授讲过一个故事 。
有一个孩子,他玩手机游戏成瘾,爸爸没有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带着孩子去打乒乓球 。
父子之间经常比赛,为了赢爸爸,孩子不断地花时间练习,也越来越享受这种进步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摆脱了手机的控制 。
孩子都是贪玩的,当他从现实世界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时,对虚拟世界中的快乐自然也就不那么依赖了 。
◆给予充足的爱和陪伴
有数据表示,在稳定的家庭中,孩子沉迷手机的风险就越低 。
相反,家庭越动荡,比如父母离婚、单亲家庭、家庭气氛压抑,都会加剧孩子对游戏的上瘾程度 。
孩子在现实家庭中得不到爱和陪伴,内心产生缺失,就会去手机里寻找价值感,归属感和满足感 。
当父母能够好好和孩子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爱和陪伴给足了,孩子就不会沉迷于垃圾快乐 。
写在最后: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也容不得父母偷懒,一刀切的教育方式看似省去了很多麻烦,实际上是把麻烦延迟了 。
那些积累的问题总会在未来爆发,到时候只会更棘手 。
点个,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要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同理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狠心 。
未来我们才能少一点遗憾,孩子才能多一点可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