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局势图 春秋战国地图( 三 )


春秋战国局势图 春秋战国地图

文章插图
公元前473年
就在越国称霸不久,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进入了衰落时期﹐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史称“六卿专政” 。经过反复的争夺和兼并,六家卿大夫中的赵、魏、韩三家兼并了其他势力,并最终瓜分了晋国 。晋国由此变成了赵、魏、韩三国,“七雄”格局正式出现 。
从“七雄”到秦国独大 “七雄”并立格局形成与存在的前提条件,在《淮南子·要略》有颇为精确的概括 。其中,“下无方伯,上无天子 。力征争权,胜者为右”表明着“七雄”在力量对比上呈现出某种“均势”状态,因而也暗示着在彼此的争夺中,胜出者将拥有统治天下的大权 。
三家分晋后,魏处于南面的韩和北面的赵中间,国土从开封经豫北、晋中到晋西,南到陕西洛河的东北,形成马蹄形,与其他六国均相邻 。由于魏所处的地区农业发达、人口较多,加上李悝变法最早,所以国势早于其他六国强大起来 。
春秋战国局势图 春秋战国地图

文章插图
公元前403年
从公元前413年开始,魏先是攻占秦的河西之地,灭了中山国(在今石家庄及附近),接着又与韩、赵联合东败齐、南败楚,称雄于世 。此时,魏在打败周边大国后,图谋统一三晋,于是,便将矛头指向赵、韩 。
在此情况下,赵、韩开始求救于当时因用邹忌变法使国力增强的齐 。齐出兵在桂陵(前354年)、马陵(前342年)使得魏国受到重创,国力变衰 。秦趁机出兵收回魏占的河西之地 。于是,在魏国在齐和秦的双重打压之下,一蹶不振,失去了中原的主导权 。
春秋战国局势图 春秋战国地图

文章插图
公元前328年
此外,在魏变法图强的影响下,齐、秦、楚三国亦随后变法,齐、秦因变法而越来越强,出现东齐、西秦并立的局面,而楚国的吴起变法却半途而废,豪横了百年的楚国走向衰败 。
由于中心魏、韩、赵较弱,无法单独对付两强的情况下,“合众弱以攻一强”和“事一强以攻众弱”两种战略便提上了日程 。因为弱国在南北为纵,强国在东西是横,因此又被称为“合纵”“连横”之计 。
但是,由于魏、韩、楚与秦国土相邻,受秦压力过大,参加“合纵”的话,胜则利益大家共享,败则自己首当其冲,风险过大,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秦的离间策略,因此,“合纵”往往虎头蛇尾,反而使秦的离间政策由此而得利,领土不断扩大 。
到了战国后期,秦的强大压力多在三晋和楚的身上 。齐此时想乘机扩大自己的力量,向燕与宋进攻 。公元前315年,齐大举攻燕,但遭到燕的强烈反抗不得不无功而返 。公元前286年 。齐灭宋,不但受宋激烈反抗,兵力大损,而且还受到了六国反对 。
春秋战国局势图 春秋战国地图

文章插图
公元前286年
燕看到对齐复仇的机会到来,于是在公元前284年联合其他五国兵力,以乐毅为将攻入临淄,下齐70余城,齐几乎被灭 。虽然在五年之后,齐将田单以火牛阵在即墨城大败燕国军队进行复国,但国力大不如前,进而失去了大国地位 。
春秋战国局势图 春秋战国地图

文章插图
公元前284年
在齐衰落之前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 。于公元前295年灭了中山国(中山国于公元前380年左右又复国),并向北方开拓,国力上升 。而后,赵国又在公元前270年在阏与(今山西和顺)打败秦,成为当时唯一能与秦相较量的国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