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新闻里,别把碎片错当真相( 三 )


事发当天 , 他正在现场跟踪取材 。火灾被扑灭后 , 他立刻进入大楼 , 只为尽可能真实地向账号订阅读者传递最一手的现场消息 。
在遇难者身上翻检钱包 , 不是在找亲俄名单 , 只是希望确认死者身份 。
路易契科夫想不到 , 在网上转道手的工夫 , 他的视频就被截取“精华段落” , 成了“屠杀者的罪证” 。

战争新闻里,别把碎片错当真相

文章插图
同样被掐头去尾的 , 还有“孕妇照” 。
拍摄者诺维斯基夫妇是当地居民 , 为了寻找当日失陷在楼里的父亲进入现场 。
他们用手机拍下了许多楼内情况 , 其中包括一位53岁妇人的遗体照片 。虽然腹部圆润 , 但她并没有任何怀孕的迹象 。
照片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速度吓坏了诺维斯基夫人:
“短短几秒 , 全世界就传遍了 。再过几秒 , 她就变成了‘孕妇’!”
战争新闻里,别把碎片错当真相

文章插图
当天 , 数以百计的手机、相机、iPad拍摄下无数帧现场画面 。
我们以为 , 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的社交媒体时代 , 热点事件会被全方位无死角地呈现在公众视野 。
战争新闻里,别把碎片错当真相

文章插图
现实却是 , 原始信息一旦上传网络 , 立刻在互联网的湍流中被绞成碎片 , 只有其中形状最锋利的片段才有机会幸存——拾起它 , 你将可以重重捅进敌人的心脏 。
真相在碎片中消失 , 全景在碎片中化为扭曲的侧影 , 事实却无人问津 。
反复的扭曲、片面报道 , 令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民族仇恨情绪积累到顶峰 。
乌克兰电视台台长 , 只因为允许播放了一段普京讲话直播 , 就被激动的爱国人士冲进办公室 , 按着脖子一通暴揍 。
最终 , 事态不可避免地滑向战争 。
战争新闻里,别把碎片错当真相

文章插图
冲突中 , 并非没有和平的信号 。
独立采访人员塞鲁格·基普罗夫曾经拍下敖德萨惨案中极为精彩的一幕:
燃烧着熊熊大火、被民族主义者团团围困的大楼另一端 , 一群乌克兰人正搬来脚手架 , 奋力营救被困在楼内的亲俄派人士 。
战争新闻里,别把碎片错当真相

文章插图
同一栋大楼 , 一边是疯狂投掷“莫洛托夫鸡尾酒”的极端份子 , 一边是伸出援手的普通民众 。
恨与爱 , 同时交织在混乱的现场 。
战争新闻里,别把碎片错当真相

文章插图
“这是我那天所看到的 , 最耀眼、最重要的一幕 。”基普罗夫说道 。
但可惜的是 , 这段影像远不如民族仇恨叙事下的“孕妇照”和“数人头”声名远播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站在中间的声音 , 永远不如杠杆远端的声音更能撬动流量 。
今天的俄乌冲突、社交媒体上纷飞的新闻碎片 , 无不令人回想起当年的情景 。
一位俄罗斯采访人员说:“现在的采访人员不用再去现场了 , 不论什么场合都会有目击者 , 他们会上传素材 , 我们只需要选择并且编辑就好 。”
战争新闻里,别把碎片错当真相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