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翡翠被人工处理后怎么辨别?( 二 )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翡翠被人工处理后怎么辨别?

文章插图
但是 , 目前在实际翡翠制品中 , 如何判定是“浸蜡”还是“注蜡”的界线是十分含糊的 。对于一些质地较粗、结构疏松的翡翠制品 , 如豆种、紫罗兰和干白地等翡翠 , 在浸蜡的过程中 , 蜡不仅会附着在翡翠的表面 , 也会沿着硬玉矿物颗粒间隙、微裂隙渗透到翡翠内部 , 其效果与翡翠的“注蜡”特征相类似 , 在微裂隙中都会充填有一些蜡 , 呈现酸蚀纹的特征 , 无法从根本上区分;在紫外荧光灯照射下 , 在也都会显示与B货翡翠一样的强烈紫外荧光 。
朋友的弥勒佛手把件被判定为处理翡翠 , 很可能就是类似情况 。首先原材料是一块用新场玉作假皮的紫罗兰毛料 , 新场料翡翠一般质地较粗 , 结构疏松 , 加工抛光后在表面都会出现密集的坑点 , 类似于B货翡翠的酸蚀纹结构 , 在“浸蜡”过程中 , 液态蜡比较容易往内部渗透 , 导致蜡的渗入量过多而在鉴定中被认定为处理翡翠(B货)了 。我们在紫外荧光灯下观察 , 该弥勒佛手玩件的确显示出明显蓝白色的紫外荧光 , 表明可能是内部渗透进了大量的蜡所致 。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翡翠被人工处理后怎么辨别?

文章插图
目前对于珠宝检测站来说 , 对翡翠是“浸蜡”还是“注蜡”始终也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界定 , 仍属于翡翠鉴定的一个盲区 。质检站往往是将质地粗、结构松散 , “过分”浸蜡的翡翠制品也当作“注蜡”翡翠来看待 , 主要是根据翡翠内部含蜡量的高低来界定“浸蜡”与“注蜡”:仅在表层含有少量蜡的翡翠制品 ,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谱线中有机蜡的吸收峰很微弱的 , 紫外荧光也较弱 , 就确定为“浸蜡”制品 , 仍属于天然翡翠的范畴;如果翡翠中含蜡量过高 ,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谱线中有机蜡的吸收峰很强 , 且翡翠体现出比较强的紫外荧光 , 就认为是“注蜡”翡翠 , 属于处理翡翠的范畴了 。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翡翠被人工处理后怎么辨别?

文章插图
正因如此 , 也使得一些认为只是经过了“浸蜡”过程的翡翠制品 , 到珠宝检测站做鉴定时 , 也会被判定为是经过“注蜡”处理的翡翠 , 无法出具天然翡翠的证书 。
鉴定方法:
经测定漂白注胶翡翠的宝石性质,其折光率、光谱(手持光谱仪)两项与未处理者无显着之差异 , 而在比重、紫外线荧光反应、热针反应、热针反应测验及高倍放大的特征(外观)等方面有显着的差别 , 可据以检验漂白注胶产品 , 而最近开发应用于珠宝鉴定的新仪器红外线光谱仪 , 价钱昂贵又需较高的技术 , 但最具准确性 , 兹分述如下: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翡翠被人工处理后怎么辨别?

文章插图
(1)以纯盐酸滴一小滴在未经过的翡翠上 , 观察数分钟(约1-20 分钟) , 会有许多(小圆汗珠)围着小滴处 。这种反应是翡翠的结晶粒子与小裂缝及子孔隙及毛细管作用 。当以同样的方法测试漂白注胶翡翠时 , 则因胶料填满了子孔隙而没有这种(小圆汗珠)现象 。注意 , 在干热的地方 , 尤其是在冷气房作这种测试 , 因盐酸会在你看到反应之前蒸发掉 , 所以必须不断地滴盐酸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