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在体育大年里候场的“创业少年”( 四 )


CBA|在体育大年里候场的“创业少年”
文章图片

(大成都范围内可以提供“球生”服务的场馆)
CBA|在体育大年里候场的“创业少年”
文章图片

所有产业都在想方设法让“年轻人”参与进来 , 这个命题在体育产业当中显得更加棘手:除了缺乏人才储备将直接影响到“国家队”在体育大赛里的最终成绩 , 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 , 就是一个娱乐消费场景 , 和看电影、逛街、喝奶茶没有太大区别 , 是剧本杀、密室逃脱的“无法得到即时满足”“有参与门槛的”平替 。
于是摆在中国体育产业人面前的共同问题 , 其实是如何放大“体育运动”有趣一面的同时 , 降低体育运动专业性的一面 , 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玩”起来 。
最近火起来的“飞盘”背后就是这样的逻辑 , 篮球在这方面也有先天优势 , 很多数据表明篮球在中国就是“全年龄段”的大众运动项目 。
去年12月21日中国篮协发布的《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报告》显示 , 中国篮球人口约1.25亿(坚持3年以上、每次1-2小时、每周1-2次是篮球人口参与行为的主要特征) , 核心篮球人口约为7610万人 , 作为集体球类第一运动 , 74.9%的公众选择篮球作为主要体育技能 。
聚焦到成都 , 结果上也没有明显的差异 , 根据《2020年成都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 , 成都市民经常性参与前五的运动中 , 篮球(22.6%)的参与度则仅次于运动门槛最低的跑步(58.9%) 。
对场地有硬性要求的篮球 , 也很适合萌芽“体育新经济” 。
按照《人民论坛》等主流媒体对体育新经济的定义——以体育为核心元素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所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篮球运动过程中可以“直观赋能”的地方非常多 , 例如场地预约系统、比赛计分系统、录像转播设备、数据监测设备、医疗保障设施 。
“行业黑话”对此的描述是“互联网时代 , 体育场景的内涵已经从原有的场地、场所等线下运动生活的标志 , 逐步拓展为多维立体的‘在地、在场、在线’相融合的新空间” 。
再次聚焦到成都 , 对应的就是一片市场空白 。 成都市篮协秘书长乐维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成都需要一批高档次高质量的篮球场馆 , 此类场馆既能承接国际国内高水平的篮球比赛 , 又能‘放下身段’满足广大民众健身娱乐的需要 。 ”
而据《成都日报》报道 , 按照成都市篮协的首批统计结果 , 整个大成都范围内的篮球馆在一百家左右 。 这个“落后”的现状 , 就是“球生”的成长空间 。
CBA|在体育大年里候场的“创业少年”
文章图片

(“球生”在进行设备搭建)
唯一可能让投资人挠头的地方 , 大概就是“付费球馆”本身 。 本质上“球生”做的是“增值生意” , “增值生意”意味着并不直接影响消费场景本身的核心体验 , 意味着只有成为核心消费者才能洞察到的消费需求 。 因此如果“球生”仅仅服务于球馆 , 那么整体经济规模并不会很大 。
小碗饭里分几颗米 , 那就是“做生意” , 不是“创业” , 更无从谈“产业” 。 更理想的方式 , 或许是和赛事经济绑定 。
据统计 , 截止2018年成都已经有了100多支中小学篮球球队 , 参加篮球运动的青少年人口超过10万人 。 2021年 , 成都篮协注册球员8200余人(持续增长中) , 经常参与篮球健身的人数达120余万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