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倒数第二的“冠军”( 三 )


强大的阻力让他没有还手之力 , “人家有手的能往下压” , 他上下耸动肩膀模仿 , “但我没那个动作 。 能不能稳稳落地 , 只能听天由命 。 ”
在训练和比赛时 , 他最大的劣势——没有双臂 , 让平衡成为最大的难题 。 因为他从小习惯用右脚吃饭、洗漱 , 他的右脚比左脚短2厘米 , 这也为控制重心增加了难度 。
对他来说 , 转弯时重心的变换尤其困难 。 手臂能更好带动身体偏移 , “有时候我就带不过去 , 会冲出赛道 。 ”为了成功过弯 , 他上身先要往前抢、重心往前压 , 再用脚踝往一侧发力 , 脚使劲顶住雪鞋 , 带动小腿、大腿、腰腹从下往上一起发力 , 一气呵成 , 才能及时完成转向 。
而在缓坡的时候 , 运动员需要做“抱杖”动作 , 将双手置于胸前、雪杖夹在腋下 , 缩紧身体、双腿半蹲 , 以减小风阻 。 他没有双手的辅助 , 只能绷紧全身、努力往后坐 , 把背放平 , 并用大腿和臀部的力量保证自己不会向后倾倒 。
在整个过程中 , 受速度和坡面角度影响 , 孙鸿胜要和不断弹起的雪板对抗 , 有时弹力是自身重量的几倍 。 因为没有双臂辅助 , 他只能靠双腿和腰腹的力量压住雪板 。
为了训练腿部力量 , 教练用绳子把轮胎系在他的腰上 , 让他拖着轮胎快速奔跑 。 他回忆自己累得“舌头伸出来”“皮都要掉了” 。 有时因为用力过猛大腿抽筋 , 没法揉腿 , 痛得只能在雪地上打滚 , “忍忍就过去了” 。
“那是很久很久很久的训练 , ”孙鸿胜有些痛苦地闭上眼睛 , “你看光我出发蹬的那两下 , 背后是好几万次的练习 。 ”
教练也想了很多办法做“特殊辅导” 。 过弯处撞击旗门时 , 巨大的冲力让他难以稳住身体 , “比如你骑60多迈的摩托车 , 有人突然推你一下 。 ”为了模拟这种感觉 , 教练会用一两公斤重的球在孙鸿胜的肩膀上敲打 。
练习平板支撑时 , 教练则会把两个和手臂高度差不多的椅子放在他肩膀下面 , 帮助他支撑 。 为了锻炼平衡和协调能力 , 孙鸿胜还会穿着雪鞋、蒙着眼睛在七八米长的平衡绳上走 , 绳子离地1米多高 , 摔下来就是钻心地痛 。
除了日常训练 , 孙鸿胜自己也有一些克服恐惧的小方法 。 为了释放恐高的压力 , 他习惯在滑行时大吼 , “我能从头喊到尾” , 声音在整个雪场回荡 。 为了让自己适应高空的感觉 , 他会和队友一起去游乐园坐大摆锤、过山车 , “什么刺激坐什么” 。
慢慢地 , 高速滑行从“酷刑”变成了享受 , 滑行时他的余光里也有了树木和山脉 。 这次站在垂直落差近900米、有20多层楼高的“雪飞燕”上 , 兴奋远远压过恐惧 。
身体上的劣势能通过训练弥补 , 心中隐秘的痛苦只能独自消化 。 从训练之初 , 孙鸿胜就一直对分级有困惑 。 国际残奥委会会对参赛选手的残疾情况和运动能力进行评级 , 将残疾程度相近的运动员分为一组竞赛 , 最终成绩要按照各自的等级系数计算 。
2019年的一次比赛中 , 他拼劲全力拿了第四名 , 发现前三名都是脑瘫运动员 , 因为他们减去的秒数更多 , “那时候我就知道了 , 绝对公平不太可能 。 感觉心好累 。 ”2019年年底 , 国际分级系统师告诉孙鸿胜 , 他的情况在世界高山滑雪运动中很少见 , 想给他重新分级 , 但因为疫情最终没能实现 。
孙鸿胜也有撑不住的时候 。 “越滑越不会滑 , 越滑越蒙圈” , 有次他实在无法集中注意力 , 主教练达里奥看他状态不好 , 把自己的银行卡给他 , 让他出去散散心 。 孙鸿胜买了一张火车票去广州 , 在车上坐了一天一夜 , 下车就在马路边上哭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