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冬残奥突破背后隐形的“翅膀”( 二 )


在季林红看来 , 大量细节的捕捉得益于“科研训练一体化” , 他透露 , 从项目开始之初 , 课题组就选派科研人员进队跟踪测试 , 在健全人运动员身上使用的数字化监控平台更广泛地使用在冬残奥选手的备战中 , “通过平台可以每天获得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方面的参数 , 包括他每天的训练负荷 , 甚至疲劳状况等 , 根据参数变化再来调整训练方案 。 ”他表示 , “一人一案”在提升运动员运动表现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跟队过程中 , 团队还发现 , 运动员常常反映腰酸背痛 , 但检查后并无明显的肌肉损伤情况 。 “我们发现很多运动员做一些标准动作时姿态不稳 , 尤其有肢体残疾的 , 特别是单侧截肢的运动员习惯于单侧发力 , 很容易出现核心肌肉力量不对称 。 ”一旦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纠正 , 会导致二次损伤 。 在深入感受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后 , 团队找到了提升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键点 , 专门研发了动态训练设备 , 使他们肌力不对称等情况得到了缓解 , “残疾人运动员都有很强的意志力 , 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科学的手段激发他们的潜能 , 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 ”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不能少了残疾人
季林红参与残疾人假肢设计和康复辅具等领域的研发工作是在上世纪80年代 , 他曾跟随老师见证过一位三铁运动员(铁饼、标枪、铅球——采访人员注)因为假肢接受腔不适配 , 残肢被磨得鲜血淋漓 , “但他还在坚持比赛 。 ”这一幕让他印象深刻 , 也坚定了他继续在相关领域探索的信心 , “在中国残联的支持下 , 我们开始研发假肢 , 希望自己的运动员能穿戴自己的器械去挑战和突破 。 ”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上 , 中国运动员孙长亭正是穿着季林红所在研究室研发的运动假肢夺金 。
“这么多年过去 , 残疾人运动员超越身体障碍、追逐梦想的愿望始终没变 。 ”季林红表示 , 为了帮运动员圆梦 , 科技助残在竞技赛场的成果不断更新迭代 , 尤其在夏季残奥会中 , 运动员的突破与奖牌里已经能经常看见前沿科技的影子 , “竞技场是最好的展现平台 , 我们可以借此形成为残疾人服务的认知和设计理念 , 用科技更好地实现功能的代偿 , 帮助残疾人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 ”
北京冬残奥会的召开 , 在季林红看来是个契机 , “现在借助冬残奥会 , 希望更多人也能看到残疾人在冬季项目的可能性 , 当更多残疾人走上冰场或雪场 , 社会肯定会响应 , 到时候相应的辅助器械也会出现 。 ”他表示 ,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 , 也应当包括残疾人 。 ”
“不可思议 。 ”戴上仿生手臂的一刻 , 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4块金牌并4次打破纪录的游泳冠军郑涛盯着深灰色金属质感的手臂感叹道 。 在智能仿生手的帮助下 , 小时候因为调皮遭电击失去了双臂的他 , 久违地“握住”了别人的手、“握住”了北京冬残奥会的火炬——3月2日 , 北京冬残奥会城市火种接力在天坛公园圜丘举行 , 郑涛戴着仿生手臂完成了第16棒火炬传递 。
这次体验让他对未来充满期待 , “现在的仿生手是通过采集、处理人体肌肉运动产生的肌电神经电信号来实现运动控制 , 这种感觉已经很奇妙了 , 但我相信未来科技能更进步 , 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入社会、走进体育 , 甚至像我们一样走上赛场 。 ”
本报河北崇礼3月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