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女子足球队的这21年:在女足巅峰时刻组建,亚洲杯期间为国家队贡献6人( 二 )


罗友松是新江汉大学的第一任党委书记 , 他得知江大有一支女足队 , 明白武汉校园足球有肥沃土壤 , “武汉晚报杯”中小学生足球赛那时办得红火 。 其表示 , “武汉人喜欢足球” 。
经费也是大问题 , 企业出资送来了“粮弹” 。 曾桂生说“孩子们要钱吃饭对不对?还有球服 , 总不能穿个衬衫去打比赛 , 那个号码怎么弄?”各方协助、两年时间 , 想法落地了 。
2001年4月11日 , 江汉大学联合武汉市足协、武汉证券公司共同出资注册 , 成立“江汉大学女子足球俱乐部” 。
曾在1992年率武汉男足首度冲击甲B成功的武汉足球名宿易敏 , 是与曾桂生从小一起“踢着球长大的” , 易敏也与发小共同办女足 , 成为了江大女足的首任主教练 。
以高校为主体的女子球队 , 具有参加国内联赛资格 , 这是全国最早 , 且唯一的一支 。
江大女子足球队的这21年:在女足巅峰时刻组建,亚洲杯期间为国家队贡献6人
文章图片
曾桂生参与冬训指导工作/图源受访者
青黄不接
曾桂生说 , 背靠高校的半职业球队体制 , 其实源于中国女足职业化时遭遇的青黄不接 。
“原来计划经济时代靠吃‘皇粮’的专业队要想保留已十分困难,而在如今走向市场经济时要想一下子步入‘职业’,靠自我发展也难生存 。 在高校建立半职业俱乐部,能发挥高校人才、资金及场地设施优势,减少投资 。 ”他在当年的论文中提到 。
他说 , 运动员一旦变成高校的学生 , 就不必给予像职业运动员一样的待遇 , 工作问题相对容易解决 。
他建议 , 以高校俱乐部为龙头 , 与本地区部分中学足校开办女足特色班 , 对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实行择优录取 。
参与冬训时 , 曾桂生见到一批又一批青少年队员 。
这些孩子因从小训练 , 而错过学习文化课的最佳时期 , 对他数次表达了渴望文化、渴望上大学的希冀 。 “如果能让她们在高校踢球 , 四年毕业后 , 能踢球的继续踢 , 不能继续的最起码有个本科文凭 , 也能有个出路 。 ”
“‘体教融合’这个设想 , 我当时是不敢说 , 说出来怕别人觉得太大了 。 ”曾桂生觉得 , 背靠高校也是后来江大女足队得以成功的原因 。
球队成立后 , 对球员的状况展开了追踪研究 。
在2004年 , 他写道 , “江大女足前锋、前卫和后卫的快跑距离明显低于2000年全国女足锦标赛的活动距离 。 这表明 , 江大女足在快速冲刺跑的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 属于薄弱环节 , 应引起江大女足球队教练员的高度重视 , 并应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 。 ”
江大女子足球队的这21年:在女足巅峰时刻组建,亚洲杯期间为国家队贡献6人】在论文中 , 他不仅研究江大女足队的进攻、防守、传球与比赛规则意识 , 也有许多对中国女足宏观的看法 。 关于女足队群体心理气氛探寻、民主性、球队形象、个性体现等指标都做了调查 , 甚至写到女性月经期如何制定训练计划 。
“我已经进入这个角色了 , 脑子总在想这个事情 , 从球队回来就要写日记 , 有这个想法要马上写出来 。 这是我身上一个担子 , 我当初一定要成立的 , 不做出点成绩 , 怎么办?我一定要让他出成绩 。 ”曾桂生说 。
野蛮生长
从2002年到2008年 , 魏东强是江大女足球队的第二任教练员 , 原武汉队职业男足运动员 。 1米8的大高个 , 眉目透着和善 。
教练除了学校的基本工资 , 每个月只拿1000块钱的补贴 。 球员的补贴在300到800块不等 , 只够满足日常开销 , 无法与当时国内大多数职业足球俱乐部相比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