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冬奥场馆,我的青春勋章( 二 )


在建造的过程中 , 最大的难题就是这里的风实在是太大 。 而高空吊装最忌大风 , 为了克服风力对高空作业的影响 , 项目部将作业时间划分为“有风时段”和“无风时段” , 在“无风时段”全力赶工 , “有风时段”排查安全隐患、集中技术论证 , 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 。
在这里 , 16台吊车同时开工 , 7个吊篮同时运作 , 10余个“蜘蛛人”悬空百米 。 我们采用的是“全方位、全过程、同作息”的安全监管模式 , “红头盔”成了这里最活跃的群体之一 , 大家深蓝色的工装被风沙尘土“清洗”得发白了 。
针对高空作业人员的作业需要 ,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 , 我们安全员全部上吊篮 , 检查试验 , 使用确保万无一失后 , 才交由实际操作的工友们实施 。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月7日 , 整个项目吊装全部完成 , 然后五环屹立在塔顶上的时候 , 我特别高兴 , 因为那一天也是我的生日 。 那天 , 我心里也舒了一口气 , 顶着这样恶劣的天气 , 我们把这样一个艰苦的、高难度的工作圆满完成 , 这对一个“安全人”来说 , 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
首都体育馆改造项目建设者——
工程如“在刀尖上跳舞”
首都体育馆改造工程从2018年年底开始 , 2020年年底正式竣工 , 经过1年的压力测试 , 顺利通过奥运场馆达标检测并投入使用 。
我是张英豪 , 是北京冬奥会首都体育馆改造项目土建工程师 。 首都体育馆始建于1968年 , 曾是北京最大、功能最齐全、适用范围最广的综合性体育馆 , 这座“60后”场馆承载了很多难忘的记忆 。 本届冬奥会首都体育馆承接了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赛事项目 。
老馆翻新 , 历来是一道难题 。 我们秉承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修旧如旧”理念 , 通过3D扫描还原出建筑模型、摸排现场实际情况反馈数据、比对数据进行模型修改 , 经过上百次的反复纠偏校核 , 最终达到模型与施工现场100%契合的效果 。
由于场馆承接的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项赛事对场地硬度、冰层厚度的要求不同 , 我们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蒸发冰场技术 , 成功将冰面切换时间缩短为2小时内 。 12台二氧化碳压缩机同时运作 , 冰场一次性浇注成型 , 平整度在3毫米之内 , 1800平方米的冰面无一条裂缝 。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更大程度提升了冰面软硬度和温度的均匀性 , 我们还结合盘管优化、土建设计 , 将冰面温差控制在±0.5℃ , 以保证整体冰面硬度基本相同 , 再配上场馆内的除湿系统 , 更利于运动员创造佳绩 。
场馆顶部安装了悬挂超薄膜单元系统 , 搭配声光电全新投影技术 , 在比赛过程中为观众营造出梦幻视觉体验 , 此外看台座椅采取并列式排布 , 调整了腿部空间与座椅间距 , 冰场四周的除湿系统及空调系统让冰面、室内、屋顶以及观众席处于不同的温度 , 既保证了运动员的训练比赛 , 也保证了观众的观赛舒适度 。 冬奥会赛事期间 , 场馆被称为“最美冰场” 。
改造建设中最难的点是场馆结构 , 要利用原结构柱将局部南斯拉夫结构改造为框架结构 , 这也是国内首次大跨度南斯拉夫结构体系体育馆改造 , 稍有不慎整个馆就会崩塌 , 可以说是“在刀尖上跳舞” 。 机械上场作业的时候 , 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 眼睛不敢眨一下 , 生怕一眨眼工夫梁柱会开裂甚至断掉 。 我们每天会定期3次观测结构变形情况 , 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 最终30根现有梁柱零损伤 。
作为中建的年轻一员 , 可以参与到冬奥会工程的改造建设 , 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 , 努力将最好的冬奥会比赛场馆提供给我们的运动健儿 , 这就是我的爱国方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