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看完17天的冬奥,我发现了一群被忽略的英雄( 二 )


而这些医生却要在短短几十秒内判断伤情 , 快速完成现场评估救治后 , 将伤员转移出赛道 。

2月7日12时 , 一名运动员在男子滑降比赛中摔倒 , 滑雪医生立即展开了救援 。
短短2分钟 , 滑雪医生便抵达现场 , 随后进行伤情处理 , 不到半个小时 , 伤者已被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
当日下午 , 又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摔倒 。
滑雪医生闻讯而动 , 不到2分钟的时间 , 便赶至伤员身边;一刻钟后 , 伤员已被送往定点医院 。
这样的救治速度 , 是历经了无数次磨炼 , 才得以练就的 。
滑雪医生李亚洲说:“黄金救援时间 , 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 我们在雪道上抢救伤员 , 其紧张程度不逊色于任何一场比赛 。 ”

意外的发生 , 总是出人意料 , 滑雪医生必须争分夺秒 , 全力以赴 , 才能在最佳时间 , 救死扶伤 。
飞鸿踏雪 , 柳叶出鞘;滑雪和救人 , 他们都是专业的 。
冰雪虽封盖了赛场 , 却始终无法冻结医者仁心 。
每一个滑雪医生 , 都有着自己的执念 , 就是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 在冬奥会上展现中国医者的风采 。
技以载道 , 精心筑梦 , 这是滑雪医生们的坚守 , 也是他们的“英雄梦” 。

制冰师:完美都在细节里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冬奥会上冰面被划得千疮百孔 , 不影响下一位选手的发挥吗?”
有一个网友这样回答:“场馆内有一个专门的职业 , 叫制冰师 , 任务就是把场馆内的冰面整理好 。 ”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里 , 其实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制冰师”这个名称 , 并没有字面上那么简单 , 赛场上每一块冰面的背后 , 都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工程 。
他们除了注意冰场的厚度、滑度和平整度 , 还要结合实时情况 , 随时给出调整参数 。
项目不同 , 制冰师对“冰”的制作要求 , 也各不相同 。

短道速滑冰场 , 要求冰厚3.5-4厘米 , 运动员在转弯时 , 冰刀只有刮出雪沫状的冰 , 才会合格 。
一条冰壶赛道 , 冰必须要3厘米厚 , “冰点”必须要均匀分布 , 才算专业 。
花样滑冰赛场的冰 , 要求在5.5-6厘米的厚度 , 唯有这样 , 冰刀才不会把冰扎透 。
制冰师的每一次制冰 , 就像是通关一场冰雪的迷题 , 而解开密码的钥匙 , 往往藏在冰场里 。
而在所有的制冰中 , 冰壶赛道的制冰 , 是难度最大的 。
这是因为冰壶场地 , 对平整度和滑度要求非常高 , 任意3平方米之内的冰面高度误差 , 不能超过2毫米 。
这个数字必须要极度精确 , 任何冰面上的瑕疵 , 都会给运动员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
更关键的是 , 冰壶赛道表面仅仅光滑是不够的 , 还需要有一层凸起的“冰点” 。

制冰师制作“冰点”的过程唤作“打点” , 每一次比赛后的修冰 , 都意味着要重新“打点” 。
“打点”的技术难度极高 。 制冰师摆臂力量太大 , “冰点”会甩到隔壁的赛道去 , 这样容易重复“打点”;力道太小了 , 冰点又没法覆盖整条赛道 。
所以练习打点 , 就像打乒乓球挥拍一样 , 必须固定一个动作 , 进行数万次的摆臂练习 , 让肌肉产生记忆 。
这是最考验制冰师的时候 , 这不仅需要耐心与细心 , 更需要一份强烈的责任心 。
如果比赛时 , 场地冰面与训练时的不同 , 运动员就要临时调整状态 。
若制冰师能让运动员练习的场地和比赛场地几近一致 , 就可以帮助运动员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 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