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上,这个省撑起了中国的多半边天!( 四 )


“中国?中国在哪儿?”……
冬奥会上,这个省撑起了中国的多半边天!
文章图片
在2月5日晚结束的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 , 由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组成的中国队率先冲过终点 , 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到本届冬奥会首枚金牌 。 图为中国队选手在比赛后庆祝 。 中新社采访人员毛建军摄
孙显墀、罗致焕和黑龙江速滑队做到了 , 让中国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国际赛场上 , 他们用这种方法 , 为中国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中国 , 就在这!”
现场 , 所有华侨泣不成声 , 喊着“中国!中国!” , 运动员们所有的忍辱和艰辛在这一刻 , 都得到了升华 。
这一刻 , 世界的目光看到了中国;
这一刻 , 世界知道了 , 在亚洲 , 有一个国家叫“中国” 。
05
在世界领奖台上的高光的一刻 , 背后是无数个不为人所知 , 漫长而枯燥的训练日子 。
一个小女孩 , 骑着一辆28式的“大笨自行车” , 每天从哈尔滨市区骑到郊区 , 来回骑100公里 , 因为身高159厘米 , 即使把车座放到最低 , 小个子的小女孩也只能不断动弹屁股 , 才可以勉强够到车蹬 , 几天训练下来 , 她大腿内侧已被磨得血肉模糊……
这个小女孩如今已80多岁 , 堪称中国速滑界“姥姥” , 她是王淑媛 。
1963年 , 在第21届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女子1000米项目中 , 她摘得中国女子速滑首枚世锦赛银牌 , 创造了中国速滑的历史记录 。
冬奥会上,这个省撑起了中国的多半边天!
文章图片
王淑媛和队友们 。 黑龙江省体育局供图
那些艰苦的岁月 , 速滑训练全“靠天吃饭” , 基本是“迁徙式”训练 , 为了能早一个月上冰 , 训练队总是要提早向北找野冰面训练 。
从1960年开始 , 每年10月 , 王淑媛和队员们就坐在敞篷的“大解放”车上 , 坐八、九个小时 , 到黑河训练 , 因为天冷 , 车程长 , 队员们即使穿着厚厚的军大衣 , 也都冻透了 。
一次 , 她们提早到满洲里的“小北湖”上冰训练 , 都是大野冰面 。 因为是第一天上冰 , 大家都很兴奋 , 王淑媛一脚蹬冰没刹住 , 一下滑挺远 , “咔嚓”一下 , 掉进了冰窟窿里 。
冰水寒冷刺骨 , 瞬间凉透脊背……
王淑媛说:“那个年代 , 没有没掉进过冰窟窿里的速滑运动员 。 ”
冬奥会上,这个省撑起了中国的多半边天!
文章图片
杨扬(左)王秀丽(中)李琰(右) 。 黑龙江省体育局供图
王秀丽 , 黑龙江人 , 现在是北京冬奥会的教练 。
1990年2月11日 , 她在女子1500米比赛中摘金 , 这是中国女子速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 退役后 , 她在加拿大国家队执教20年 , 当时荣誉加身 , 生活安逸 。
2017年 , 国家向王秀丽发出回国执教的邀请 。
2017年5月17日 , 她办理好加拿大国家队教练的离职手续 , 第二套 , 18日 , 她就已经站在北京的速滑训练场上 , 开始为中国国家队队员训练 。
在爽快的黑龙江人看来 , “说”永远没有“做”更有力量 。
在加拿大执教的20年 , 王秀丽为中国外训运动员当了20年的热心“志愿者” , 接送、买菜、租房、联系训练冰场、做翻译 , 卡尔加里训练中心的大事小情 , 运动员都会第一个想到王秀丽 , 20年从未间断这种“志愿服务” 。
因为王秀丽 , 一些队员成绩突飞猛进 , 其中 , 宁忠岩也被王秀丽发现 , 走向世界大赛 , 中国又多了几枚世界级大赛的金牌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