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云|延庆冬奥核心区的“拓荒”民警吴月云:虽然辛苦,但我是幸运的( 二 )


吴月云:我2018年初上山 , 那时候条件好些了 。 最难熬的是山上的低温和冷风 , 雨雪天、大雾天 , 山上路滑 , 林里阴冷 , 九级大风刮起来外面呼呼响 。 我现在还常回忆起 , 刚上山时 , 我的警服要每天一洗一换 , 土太大了 , 赶上雨雪天 , 相当于在泥里走了一遭 。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3年多 。
家人也不在身边 , 没有警情的时候 , 山里的时间挺难打发 。 这4年里跟我搭档的辅警换了4个 , 不忙的时候 , 我每周要抽空回两次延庆城区的家 。 一到家 , 我爱人做些我爱吃的菜 , 那是最放松的时候 , 经常吃完饭就在沙发上倒头睡着了 。
新京报:在山上处理警务时 , 会遇到棘手的事情吗?
吴月云:常规出警 , 处理纠纷、协调矛盾 , 都还算是手到擒来 , 但是被疫情打了个措手不及 。 2021年1月的一天 , 我下山给车加油 , 回到警务站 , 项目部的一位书记已经在等我 , 说得排查一下工人们的情况 。 那时候临近春节 , 工地还有2000多人 , 我们一个个联系登记 , 确保“安全” 。
春节后复工复产 , 各地的工人又大批返回 , 防控任务更加紧张了 ,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放松过 。
吴月云|延庆冬奥核心区的“拓荒”民警吴月云:虽然辛苦,但我是幸运的
文章图片

吴月云的手机照片里记录着海陀山的变化 。受访者供图
像我看着长大的“女儿”
新京报:和4年前比 , 这片场地有什么变化?
吴月云:海陀山是北京第二高峰 , 延庆区的第一高峰 , 我从小一抬头就能望见它 。 我最喜欢秋冬季节的海陀山 , 会有山下葱绿 , 山上雪白的“海陀戴雪”景观 。 春天 , 山顶积雪还没化完 , 山腰的山桃花一簇一簇挂着 , 特别美 。
现在 , 这里变成了冬奥会延庆赛区 , 我也感到很开心 。 全长1975米 , 垂直落差超过121米的“雪游龙”赛道 , 是冬奥会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新建比赛场地之一 。 去年10月测试赛开始后 , 这条“龙”灯火通明 。
站在西大庄科村看 , 山里今非昔比 , 冬奥会改变了这个村的命运 。 现在 , 西大庄科村被称为“奥运村” , 村里人也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 党员和村民组成护林队 , 保障冬奥核心区外围森林防火安全 , 还有不少村民参与了场馆志愿服务 。
新京报:你看到这样的变化心情怎么样?
吴月云:我今年56岁了 , 在这里驻扎了四年 。 驻扎到冬奥场地以来 , 我看着海陀山一点点在变 , 看着这样的海陀山 , 感觉就像看到自己一点点蜕变的女儿 。 很多人在这里付出 , 扮靓这座山 , 迎接这场国际盛事 。
新京报:你现在的工作有变化吗?
吴月云:去年年底开始 , 我被奥组委聘为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的安保部经理 。1月21日开始我们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闭环工作中 , 这几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巡查占地18.69公顷的“雪游龙”的每一个角落 , 保障人员安全、设备设施安全、排除各种隐患 , 经常从早上5点查到次日凌晨 。
其实我没想到 , 我会一直在这里工作四年 , 感觉意外又荣耀 。 几个月前测试赛的时候 , 我看雪车运动员比赛 , 从大屏幕里看着他们从赛道上嗖地一下冲过去 , 激动得心都提到嗓子眼 。
大家说我是冬奥会的“拓荒”民警 , 工作很艰辛、漫长 , 但回看时 , 我觉得能有这样的经历实属幸运 。 再有三年多时间我就退休了 , 我想着 , 那时候去照看小外孙 , 能有不少故事讲给他听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张静姝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