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数次踏勘时的场景变化
从2017年开始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就开始探索全景影像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 首创了“全景+新闻”的报道形式 。 2019年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策划、制作了北京世园会全景式报道《全景体验“永不落幕”的线上世园会》 , 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2020年10月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团队通过中标 , 获得为冬奥会服务的机会 。 他们的想法就是要把最好的传播技术运用到冬奥场馆建设的展示中 。 董家朋说:“谁都知道这项工作事关重大 , 我们只能干好 , 尽全力干好!”
兴奋与自豪 , 能打败所有恶劣的工作环境
能够有幸参与盛会 , 团队每一个人都选择倾尽全力 。 冬奥会很多场馆都在户外 , 有时拍摄温度只有零下十几度 , 山谷里的大风能将机器掀翻 。 即使在如此艰苦条件下 , 席田亮工作中却很少戴帽子和手套 。 “相机是触屏的 , 戴上手套就不灵敏了;拍摄得听着7次快门的声音 , 戴帽子怕听不清 。 ”他说 , 参与冬奥会这一世界性赛事所带来的兴奋与自豪感 , 能打败所有恶劣的工作环境 。
崔楠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和全景图片拼接工作 。 “系统界面最终以这些场馆的插画形式呈现 , 我前前后后改过七八版设计 。 ”她要根据这些场馆的外形提取出最有特点的元素 , 再用纯手绘把它们表现出来 。 最开始 , 三天也画不出一幅满意的作品 。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形大家都很熟悉 , 它由很多膜结构构成 , 这些膜结构不是无序排列 , 为了让它更真实、更美观 , 只能一个膜一个膜地细抠 。 ”
文章图片
崔楠设计的北京冬奥会主题作品
李卓参与大量技术踏勘和后期的全景漫游工作 。 “有几次都到了‘崩溃’的边缘……以前的项目一个点位一般只有上下两个方向的交互点 , 但冬奥会场馆的赛场上、看台上有大量点位 , 每一个点位又要有很多方向的交互点 , 最多的一个场馆我做过500多个交互点 , 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 ”
文章图片
北京冬奥会场馆媒体中心全景导览系统—国家体育馆采访人员看台席后台截图 , 该场景添加交互点19个 , 该场馆添加交互点共590个
“12个冬奥会竞赛场馆 , 外加3个冬奥村 , 每一个面积都很大 , 工作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 , 光是熟悉这些场馆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 ”董家朋介绍 ,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和前期探勘情况推算 , 拍摄一个场馆最少需要三天 , 但是因为配合场馆建设进度和防疫要求等 , 最后留给团队拍摄一个场馆只有一天 。
“每个场馆都需要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和空中取景 , 不管如何优化拍摄路径 , 哪怕是全程跑着工作 , 一天时间恐怕也完不了 。 ”董家朋说 , 他们绞尽脑汁想办法 , “直到有一天 , 一个念头突然蹦出来——如果靠人力无法实现 , 那如果通过改良设备、把物力用到最大化呢?或许有戏!”董家朋说 。
他和团队的伙伴们开始查阅资料 , 进行技术调研 , 市面上没有现成设备 , 就自己动手对多款电动云台和控制器进行搭配安装 , 一次又一次调试 , 终于将手动全景拍摄改造成自动全景拍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项目|“冰强雪壮”!中国队雪上项目在冬奥会赛场上有这些优势
- 法国|你不知道的冬奥事:那一年,冬奥会还不叫“冬奥会”
- 冬奥来了丨“雪游龙”迎来冬奥会赛前首次试滑
- 曼联|5场轰7球!C罗导演5次“大翻盘”,曼联9大失误挖坑:英超倒数第2
- 翟枫|冬奥保障|冰丝带“结冰”
- “冷”运动“热”起来 赏冰乐雪正成为全民四季休闲运动
- 武磊|体坛过去20天只出场1分钟,武磊“第8次驰援国足”迎来最大挑战!
- 克里斯|陈戌源“留一手”!国足技术总监“下场”救火李铁
- “紫色”尤文!斑马军团锁定意甲最火前锋,半壁江山佛罗伦萨贡献
- 中国队|日本足球队跌下神坛,他们不再是“不可战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