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量|“冰丝带”可容纳2000人上冰,冬奥场馆赛后将向公众开放

今天上午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 介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绿色冬奥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情况 , 并答采访人员问 。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表示 , 筹办以来北京冬奥组委会同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及相关方面联合研究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 , 从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三个方面构建了工作框架 , 共包括12项行动、37项任务和119条具体措施 。 筹办6年多来 , 努力把绿色办奥理念落实到筹办工作全过程 , 并将筹办工作与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紧密结合 , 促进了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形成了一批可持续成果 。
实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目标
李森表示 , 我们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次把“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社会责任指南”三个国际标准进行整合 , 建立了北京冬奥组委可持续管理体系 。
针对雪上项目主要分布在山区的情况 , 采取措施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规划设计前进行了植物本底调查 ,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 从避让、减缓、重建、补偿等方面确定了保护措施 。 通过就地、近地、迁地措施保护赛区植物 , 通过设置动物通道、布设人工鸟巢、规范施工行为等多种措施降低对赛区动物的影响 , 并同步开展生态修复 。 多种途径收集、储存和回收利用雨水和融雪水 , 高效利用水资源 。 通过种种措施 , 守护了赛区的青山绿水 , 实现了“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目标 。
严格实施低碳管理 。 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场馆 , 从源头减少碳排放 。 同时 , 我们建设低碳场馆 , 所有场馆都达到了绿色建筑标准 , 4个冰上场馆使用了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 , 建成超过5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 , 全面使用低碳能源 , 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 。 构建低碳交通体系 , 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过了8成 。 在此基础上 , 积极拓展碳补偿渠道 , 北京和张家口两地政府将林业碳汇捐赠北京冬奥会 , 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也为北京冬奥会赞助了碳中和产品 , 通过这些措施 , 北京冬奥会将全面实现碳中和 。
场馆将向社会大众体育健身提供服务
针对场馆赛后利用问题 , 李森表示 , 新建的全部场馆都制定了赛后利用计划 , 北京冬奥会的竞赛场馆都是世界一流的场馆 , 赛后将继续申办举办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和国内的一些赛事 , 真正通过高水平的赛事 , 来带动场馆的运营 , 也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出力 。
除了竞技比赛外 , 场馆将向社会大众体育健身提供服务 , 所有的新建场馆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如何向公众开放这个问题 , 比如“冰丝带”的冰面是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设计 , 就是考虑到如何向社会开放 , 大道速滑主要是用外圈400米跑道 , 场芯部分将有两块标准冰场 , 这是创新的部分 , 赛后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上冰 。 再比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规划设计时 , 下方1/3处比较缓的地方给大众留了一个出发区 , 也是为在赛后开放提供条件 。
另外 , 在山区山地场馆的规划建设中 , 从赛区整体出发 , 充分考虑了春、夏、秋三季运营的问题 , 利用赛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优势 , 建立户外运动项目 , 比如健身跑、越野跑、山地自行车、登山攀岩等 , 并加快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休闲、山地度假、户外运动等产业 , 实现场馆四季运营 。
人工造雪优先利用收集贮存的天然降水
关于人造雪的问题 ,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介绍 , 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主要设在延庆和崇礼山区 , 这两个地区有较多的天然降雪 , 为减少人工造雪的用水量提供了前提条件 。 从实际用水量来看 , 延庆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当地现用水总量的1.6% , 占当地水资源量的4‰ 。 张家口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崇礼区用水总量的9.8% , 占崇礼区水资源量的2.8% 。 此外还通过制定赛区供水安全保障、污水处理、节约用水等措施 , 提升赛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 滑雪场也优先利用收集贮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等作为人工造雪的水源 。 我们的人工造雪系统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节水设备和智能化造雪系统 , 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动态保持最佳造雪效率 , 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 总体来看 , 人工造雪需水量有限 , 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